追随天空的脚步永不停止

仙人涧留影壁

赤脚大仙留影仙人涧峭壁

仙人涧全景

很久很久以前,现在的岢岚龙王沟还是一个满目荒凉、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那一年,天下大旱,陕西米脂县一个姓李的逃荒者,闻听说北方有这么一个地方,人之忠厚,地之养人,礼仪大度,从不欺客。便拖儿带女,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安顿下来。一家人男耕女织,小日子慢慢地过得红火起来。隔三岔五,又有几户人家也移来此地。这里便成了一个无名小村。

先来的这户李姓人家,有一个女儿叫拴莲,刚来的时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黄毛小姑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长大。到了十五六岁,出脱的如花似玉,人见人爱。这可真应了那句老话:山西的煤,山东的汉,米脂的姑娘不用看。拴莲的花容,惹得上门提亲的人踢断了门槛。可小拴莲有她自已的主意。有朝一日,她要把她的二老爹娘带回米脂原籍,因为逃难离家的时候,她的老爹抚摸着柴门,长叹一声,“唉!眼看我这把老骨头是回不了家了。”说罢,老泪纵横。这一幕,就像刀子一样刻在小拴莲的心中。所以她对眼下这些上门提亲的人表现的十分冷淡。不少人就知难而退了。

这一年,天庭王母又要操办蟠桃大宴,宴请各路神仙。赤脚大仙又来求情,请求玉帝召回当年因在蟠桃大宴上不小心打碎琉璃盏被贬入流沙河的卷廉大将。其实,玉帝对于卷廉大将遭贬一事早有悔意,毕竟为了一盏灯,爱将被贬,难免过于残忍。这时在天庭很有仙缘赤脚大仙为其求情,他正好顺坡下驴,便遣太白金星去流沙河召唤卷廉大将回天庭赴宴。

却说卷廉大将沙僧离开流沙河后,流沙河群龙无首。其中最顽劣的小黑龙趁着老龙王午时打盹,逃出龙宫,来到人间,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那天中午,在仙人涧脚下,巧遇拾柴禾的李家拴莲,见姿起意,百般戏弄。小拴莲宁死不从。小黑龙一时性起,口吐黑水,一时间,山摇地动,恶浪滔天,岚漪河暴涨,两岸田园被毁,小拴莲住的地方被洪水洗一 空。小拴莲的父母被卷入滚滚洪流之中。小拴莲如剑穿胸,触石而死。后人叫这块石头为“烈女石”。多少年后,当政者在这块巨石上刻下“仙人涧”三个字,放在仙人涧入处,作为旅游景点的门标,这是后话。

话说就在岚漪河两岸洪水肆虐之际,正是天庭蟠桃宴散宴之时,卷廉大将为感赤脚大仙在玉帝面前求情之恩,要在流沙河宴请赤脚大仙。赤脚大仙为什么要为这个小仙求情呢?原来,这个卷廉大将早就拜赤脚大仙为师了,这个关系在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中可见。赤脚大仙敢在玉帝面前为一个犯了天规的徒弟求情,也足见他同玉帝的关系了。

赤脚大仙和卷廉大将刚出南天门。就听见三声凄历的凤鸣之声。赤脚大仙拨开云头一看,只见凶涌的岚漪河水还在暴涨,师徒二仙乘着一阵清风,按落岚漪河岸的仙人涧之巅。这个仙人涧就是当年鲁班爷受赤脚大仙的点化,化涧而成的。是过路神仙的落脚之点。三声凤鸣是赤脚大仙的信鸟——火凤凰的报警信号。赤脚大仙朝着洪水的源头轻点三下,河水顿时平静下来,河床中一条小龙现身。卷廉大将一看,是流沙河的小黑龙。顿时不知所措。赤脚大仙又向空中轻点三下,召来流沙河老龙王。老龙王在赤脚大仙面前领过教子不严之罪,又将小黑龙关在仙人涧峭壁上的一个洞中,令其思过。这个洞就是现在的“锁龙洞”。为表歉意,老龙王答应护佑居民,重修小拴莲居住的地方。并在仙人涧壁上点化一泉,四季长流。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子子孙孙孙。

赤脚大仙和卷廉大将留宿仙人涧,留下了后人不少可寻的仙迹。老龙王领着愿意悔过的小黑龙穿过“走龙谷”,回到了流沙河。

几年之后,受老龙王的恩泽,小拴莲居住的地方日渐兴旺。忠厚的本地人不记小黑龙的之过,只念老龙王之恩。将本地取名龙王沟,并建龙王堂供后人朝拜。

龙王堂水和岚漪河汇成一流,世世代代养育着一方之孙。仙人涧也被本地当政者苦心经营,打造成颇具盛名的旅游胜地。